艺术资讯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表现时代生活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近日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2673件雕塑作品,经过评选,343件作品入选,其中进京作品40件。

      本次展览是五年来全国雕塑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反映了中国雕塑艺术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和整体风貌,展出作品题材丰富、兼收并蓄、风格多样,表现了乡村振兴、科技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等时代新貌,塑造并凝固了公共记忆、社会意识和人民心声,体现出历史性、时代性、人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通过丰富的展出作品可以看到,本次雕塑展览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塑人”。雕塑艺术家生动地表现出当代雕塑创作的核心命题——人民的形象。他们讴歌不同历史时期、各个领域的革命者、建设者、劳动者、奉献者,为典型人物造型造像,昭示奋发昂扬的时代精神。特别是雕塑家也敏锐察觉到当下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生活理想,以及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刻画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和新时代人的精神肖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变迁。

      二是“塑史”。雕塑家通过对人物、场景的塑造反映社会历史。通过刻画众多人物的大型群雕,反映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建设、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展现党带领人民迈步进入新时代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尤其是通过表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静态的造型中进行历史叙事,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大时代的变革和历史的脉动,揭示了中国艺术史、革命史、社会发展史的重要脉络,也是对革命历史奋斗历程的讴歌、对时代社会大命题的回应、对历史文化脉搏的把握。

      三是“塑风”。随着社会发展,媒介、材料的选择不断扩展,雕塑形式、风格涌现出许多新特征,形成多种材料、多种介质、多种语言、多种视角、多种面貌的多元之风。同时,雕塑家饱含热情,塑造新时代人民内在的精神,表现新时代的生活风貌。当代雕塑家,尤其是中青年雕塑家,在积极吸收国际雕塑的公共艺术经验的同时,也注重把中国传统雕塑尽可能与当代的感受和表达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出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完成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中西融合的语言之风。

      在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看来,本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还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诚挚的人民意识,大批作品聚焦中国历史的创造者、生活大地上的劳动者与时代画卷上的奋斗者;二是饱满的塑炼品格,艺术家们以本体语言的自省与深化,来熔炼作品、淬磨本心;三是深厚的东方情怀,有的吸收了中国造像的传统,有的汲取了民间大地的精魂;四是敏锐的青年视野,体现出新一代创作的叙事伦理和语言风格,以及雕塑在数字时代的多元转向。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品昌认为,此次展览所表现出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十分突出。“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广大的雕塑家在积极投身时代、扎根生活、感怀历史、关切现实,积极回应时代之问。很多题材以人物形象为主,特别是进京作品的内容题材非常丰富,充分表现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因而充满了生命力。”吕品昌说。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奇瑞在观展后谈道,本届雕塑展的作品十分生动、活泼,呈现出自然释放的状态;独具匠心的布展效果使得雕塑的表现力更加凸显。“此外,此次全国美展雕塑展区有一些突破性进展,比如彩色雕塑居多、场景雕塑居多、生活题材比较多等,这是雕塑家们寻求转化、突破和活跃的表现。”杨奇瑞说。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也表示,从展出作品可以看到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在展览中有着突出的呈现。“尤其是展览中出现了很多情景式、科技类、在色彩和材料上进行探索的雕塑,这些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之美、品格之美,让我们看到了雕塑表现时代和生活的广度、深度和温度。”王平说。

      作为参展雕塑家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余晨星塑造了医护人员的群像作品《仁·心——致敬中国爱心护理志愿者》。他在致辞时说:“创作是雕塑家的天职,雕塑家在塑造人的同时,自身也在被塑造。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我经历了艰辛,也品尝了快乐,体验到饱满和充实的创作乐趣,重新唤醒了自己对于现实主义雕塑创作的热情。”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认为,本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呈现出新时代精神图景,体现出雕塑艺术的使命担当与发展成就。他说:“迈向新时代新征程,广大美术工作者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命题,更充分地表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足迹和辉煌成就,以精品力作为时代立传、为人民造像、为生活写照,推动中国美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